【記者梁雅玲/草屯報導】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右三)、王清霜老師(中)、王賢志老師(左一)、王賢民老師(右二)及王竣偉老師(右一)及其家人共同合影留念。(記者梁雅玲攝)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就職滿月,上任後強調「活」為臺灣工藝發展的中心思想,未來要以「活工藝.工藝活」為定向,讓人人生活有工藝,提升生活品味,帶動消費需求,讓工藝活重新被激活,進而形成工藝永續的正循環。
陳殿禮(24)日拜訪百歲漆藝人間國寶王清霜老師,王清霜老師現年102歲,從事工藝創作超過85年,現在仍持續創作。他以自身的生命歷程實踐「擇一事,執一生」的職人精神,致力於漆工藝創作、產業經營以及教育傳承,成就與貢獻備受外界尊崇,二○○七年榮獲第一屆「國家工藝成就獎」、二○一○年獲文化部認定首位重要傳統工藝「漆工藝」保存者(人間國寶)、二○一四年獲頒第三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二○一六年獲總統府二等景星勳章、二○二二年獲行政院文化獎肯定。
陳殿禮表示,王清霜老師曾於工藝中心前身「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初創時期擔任教務主任(當時顏水龍為班主任),而工藝中心從1954年的「南投縣工藝研究班」至今,見證臺灣工藝從手工業轉向工藝文化產業發展過程,從為「生存」考量培育一技之長的技藝訓練政策,漸漸演變到結合創意設計,讓「生活」更美好,以至當代強調利他和服務社會,以工藝實踐「生命」的意義,而「生存/生活/生命」的三生需求之於工藝,即是技術、藝術與學術,為求生存而習技術;為品生活而做藝術;為展生命而從學術,旨在將無形的理念,透過有形的實物來傳遞。
陳殿禮指出,百歲王清霜的工藝生命史,代表的也是臺灣工藝發展的百年近代史,他感謝王清霜老師一輩子為臺灣漆藝文化打拼,專注於漆工藝技術精進與傳承推廣,讓世人從老師身上看見臺灣工藝文化價值。不僅王清霜是人間國寶,王家第二代王賢民、王賢志,第三代王峻偉、王怡婷亦投入漆藝創作,一家三代傳承臺灣精湛工藝,為漆工藝開枝散葉。
陳殿禮強調,明(2024)年工藝中心即將迎來成立70周年,「人生70才開始」,工藝中心期望在70周年之際啟動一場「新工藝運動」,承續過去的努力與累積,持續落實工藝中心作為臺灣公部門最高層級工藝機構所擔負的使命與任務,推動工藝文化推廣與工藝產業扶植,從設計研發(會想)、生產(會做)、平臺到消費端(會賣)三會整合,為產業挹注活水,與工藝各界夥伴合作,共同開創當代臺灣工藝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