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註冊
 忘記密碼
 免費註冊

正聲新聞

搜尋

記者 097202
發佈於:2022-8-18 22:07:21

    
  【記者梁秀韻/臺中報導】

開幕式,現場有文資局吳華宗副局長(中)、雲林縣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左四)、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廖元民主任、亞洲大學時尚設計系林青玫教授、北港飛龍團吳登興老師等貴賓蒞臨。(記者梁秀韻攝)-正聲新聞
 ▲開幕式,現場有文資局吳華宗副局長(中)、雲林縣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左四)、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廖元民主任、亞洲大學時尚設計系林青玫教授、北港飛龍團吳登興老師等貴賓蒞臨。(記者梁秀韻攝)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17日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雅堂館舉辦「織事-2022織品保存修護展」開幕式,現場有文資局吳華宗副局長、雲林縣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廖元民主任、亞洲大學時尚設計系林青玫教授、北港飛龍團吳登興老師等貴賓蒞臨,一起以展覽來傳達、分享織品保存修護努力的成果。
  文資局吳華宗副局長致詞表示,織品來自日常,而日常編織歷史,臺灣織品文物的種類包羅萬象,從博物館織繡藏品、宗教旗幟與民俗服裝、南北館閣的涼傘,到各族群傳統織物等,皆有獨特的工藝美學,蘊藏時代的人文情感。織品文物是有機材質,光照、溫度、濕度、微生物、害蟲及空氣污染物等都會對其造成危害,透過科學儀器與專業修護人員的投入,能將織品蘊含的美麗與歷史重新呈現。增進大眾對文資保存的認識,共同珍惜守護臺灣珍貴的歷史文化。
  雲林縣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提到,一件歷史的織品可以窺見先人的技藝與創意,經緯之間,綴出一部人類文明進化史。因為雲林媽祖信仰鼎盛,北港也因此保存豐富的陣頭織品文物及工藝。北港飛龍團吳登興老師特別感謝文化部協助修護近百年歷史的「大龍旗」,修護人員花費數年的時間,從詳盡的比對、重複試驗找出原來的繡法,文資局在臺灣漢人織品文物中,找出35種常見的傳統刺繡技法,臺灣過去流行的35種臺灣常見的漢人傳統刺繡技法當中,大龍旗就使用了26種,而且大龍旗需要好幾個人才能夠扛得起來,而修護人員為了不損害旗面,必須要趴在架橋上面辛苦工作,希望展覽能讓大眾感受到保存文化資產的過程需要許多人投入心血來共同努力。
  歡迎民眾蒞臨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觀展,一起來感受民藝韻致、開展文化想像,沉浸在織事科學獨有的美學饗宴中。展覽時間自即日起至112年4月15日(週一休館),上午10時至下午6時。相關資訊於文化部文資局官網及臉書粉絲頁發布。


合作諮詢、廣告刊登、新聞當事人、店家、地點、糾錯、指正、爆料、投訴、申訴請聯絡:Lu.fy361025@Gmail.com、0972-026222、049-2241626

使用道具

掃瞄瀏覽正聲新聞行動版         掃瞄瀏覽正聲新聞 Facebook         掃瞄瀏覽正聲新聞 YouTube         掃瞄瀏覽正聲新聞 Google news         掃瞄下載正聲新聞 APK

回到頁頂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