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註冊
 忘記密碼
 免費註冊

正聲新聞

搜尋

記者 097202
發佈於:2022-3-18 19:25:14

    
  【記者梁雅玲/南投報導】

工藝中心張仁吉主任(前排左三)及現場貴賓共同合影,代代子孫的深切祝福。(記者梁雅玲攝)-正聲新聞
 ▲工藝中心張仁吉主任(前排左三)及現場貴賓共同合影,代代子孫的深切祝福。(記者梁雅玲攝)

 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南投縣文化資產學會合辦的「舊情綿綿—臺灣居家生活家具的故事」特展於即日起至五月廿二日止,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地方工藝館一樓展出,古意盎然的家居陳設與家具生活用品,呈現臺灣早期的常民生活空間,藉由空間裡的器物,傳遞出源自生活的臺灣工藝之美與文化內涵。
「舊情綿綿—臺灣居家生活家具的故事」特展,以情境佈置廳堂、書房、房間(即臥室)等家居空間,呈現臺灣早期生活的模樣。由於當時臺灣社會階級較為明顯,因著不同社會地位、經濟條件、行業別或官職等,均影響著住宅建築樣式與室內家具形式。一般而言,廳堂是家族中議事、婚喪喜慶、接待外賓的重要場所,加上儒道佛為主的民間信仰背景,在傳統合院式建築格局中,廳堂位居中間高位,其擺設如神明桌、八仙桌、半邊桌、太師椅、禮器櫥櫃等,神明桌上擺放神像、香爐、燭臺等宗教禮器。書房則通常出現在經濟較充裕的民家,內有書桌、書架、書櫃、文房四寶、古琴或屏風等。至於房間的擺設,常被稱為「紅眠床」,床架四周雕刻或彩繪有寓意富貴多子之吉祥圖案。其他常見的生活家具用品,像是衣帽架、臉盆架、竹編嬰兒搖籃、竹夫人等等。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張仁吉表示,工藝兼具實用與美感,能滿足人們物質與精神上的追求;而工藝也是生活的驗證,保存了族群的集體記憶。本展以居家生活家具為媒介,帶領身處科技發達社會的現代人,一窺臺灣早期的常民生活文化,並導引出不同層面關於臺灣居家生活家具的故事,涵蓋材料的在地性、工藝的多樣性和文化表達的豐富性。臺灣早期傳統家具,其材料以木製為最多,使用如樟木、茄苳、紅檜、肖楠等在地樹材。此外,臺灣豐富的竹材,以其較木材為短的生長期與輕巧易於施工之特性,也成為早期生活家具用品的重要材料。往往隱含了人對生命與生活的期望或是對代代子孫的深切祝福。
  南投縣文化資產學會理事長梁志忠表示,學會一直以來致力推動臺灣有形、無形文化資產之保存維護工作。本次「舊情綿綿—臺灣居家生活家具的故事」特展,展品年代跨越清朝康熙、光緒年間至民國初年百年時間軸。期盼透過本展,找到共同的文化記憶,並發現臺灣美好的生活工藝。



合作諮詢、廣告刊登、新聞當事人、店家、地點、糾錯、指正、爆料、投訴、申訴請聯絡:Lu.fy361025@Gmail.com、0972-026222、049-2241626

使用道具

掃瞄瀏覽正聲新聞行動版         掃瞄瀏覽正聲新聞 Facebook         掃瞄瀏覽正聲新聞 YouTube         掃瞄瀏覽正聲新聞 Google news         掃瞄下載正聲新聞 APK

回到頁頂 回到列表